首页    关于本会    党建专栏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系列专题之五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系列专题之五

浏览量:0
发布时间 2023-11-06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深刻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对于正确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市大数据发展促进会对《纲要》中关于数字经济、大数据、科技创新等有关内容以系列专题形式发布,供广大会员学习参考。

 

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1.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96)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发展的结构新格局。

2.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99)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3.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100)当今世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关注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解决数字经济给就业、税收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带来的挑战,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加强国际数据治理政策储备和治理规则研究,积极参与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制定,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101)通过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要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数字化。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加快农业和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03)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和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推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形成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